3 月 30 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浙江、天津、河南等地加注站以 “新能源” 名义销售车用燃油的乱象,节目播出后,各地监管部门迅速行动查处问题。

 

天津:全面排查隐患加注站

天津 28 个乡镇排查出 13 个加注站点存在安全隐患。其中,天津蓟州区许家台镇的加注站销售名叫 “液蜡醇醚” 的新能源,号称可完全替代 0 号柴油使用,由于价格比普通柴油便宜 1 元 / 升,吸引了众多货车司机排队购买。

节目播出后,天津蓟州区协同应急、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的所谓新能源加注站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检查。

截至目前,天津蓟州区执法人员在 28 个乡镇排查出 13 个加注站点涉及替代汽柴油,存在安全隐患。天津蓟州区商务局局长潘晓东表示,下一步将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非法行为,按照相关的规定,由相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理。

 

浙江:7 个问题站点暂停营业

浙江青田县不到 50 公里的范围内,就建有 7 个新能源加注站,而且有的加注站还在违规销售成品油。

节目播出后,丽水市青田县立即召开会议,并组织经济商务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发改局、消防等部门成立专项检查专班,针对节目曝光的加注站迅速开展整治行动。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局长季子扬表示,新闻曝光后,我们马上召集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分析,按照工作职责,由 7 个部门分两组对 7 个点进行统一现场检查,要求 7 个点的企业 3 月 30 日晚上立即暂停营业,在没有正式结果出来之前,不能进行正常营业,将按照相关条例严肃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河南:组成督导组全省排查

针对节目中反映的河南贝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招商加盟加注站的行为,3 月 30 日下午,河南省商务部门相关人员便前往贝华公司展开调查。调查发现,贝华公司仅凭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就招商加盟加注站,仅凭营业执照就销售所谓的 “新能源” 车用燃料,严重违反相关规定。

在对贝华公司进行查处的同时,河南省商务厅召集发展改革、应急、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组成 9 个联合督导组,分赴各地市对加注站进行从严排查,确保全部清除到位。

 

游走在灰色地带 亟待加强监管

以“新能源”名义的汽车加注站,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各种不安定因素,不仅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而且对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这些非法加注站油品来源不明通常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监管,其存储和运输条件简陋,极易发生泄漏、爆炸等危险情况。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防爆智能铅封系统的出现为油品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有力保障。防爆智能铅封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油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被非法开启、盗窃或掺假。从根源入手切断不法分子的非法购油渠道。

 

防爆智能铅封系统以无线射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北斗+GPS)、地理信息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存储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打造。

整个平台通过在油罐车上加装设备,可以实现云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只有车辆到达指定地点才可以通过系统解封打开卸油口卸油,如果没有到达指定地点则无法解封打开卸油口卸油。保证油品在销售过程中从油库到运输途中再到加油站销售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有效的防止跑冒滴漏、掺水、以次充好,提升油品运输途中的质量与安全。

 

央视曝光多地加注站乱象,各地连夜展开查处行动